欢迎来到大国医学网,今天时间是:2024年11月25日
手机移动端
加入收藏
刘焕平的个人主页
http://www.daguoyixue.com/pv666
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智库 > 大国医家 > 刘焕平 > 正文
分享
刘焕平
女,出生于1958年10月,山东省济宁市人,针灸推拿师,医术专长:毫针针刺为主,中药外敷为辅治疗伤筋病
地区:山东
医家简介

刘焕平,女,出生于1958年10月,山东省济宁市人,针灸推拿师,医术专长:毫针针刺为主,中药外敷为辅治疗伤筋病。

爱人刘承伟家祖传多代中医,1977年开始跟随公公刘继和学习中医基础、针灸、内服方药、中药外敷等

1996年在北京总政医院跟随马桂苓教授学习针灸

2000-2002年跟随江西南昌熊雪辉老中医学习针灸,外敷方药,并临床实践

2006年在北京跟随贺普仁老师学习针灸

2003年--2012年开始和丈夫刘承伟独自开办针灸推拿诊所

1985年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函授专科毕业,并取得证书

1996年在北京总政医院跟随马桂苓教授学习针灸

2000年跟随江西南昌熊雪辉老中医学习针灸,外敷方药

2006年在北京跟随贺普仁老师学习针灸

期间不断外出学习,参加培训

毫针针刺是运用各种金属针刺入穴位,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病的方法。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使用锐利的小石片(即“砭石”)砭刺体表某些部位来治疗疾病。现在针具已由远古时期的石针、骨针、竹针逐步发展为铜针、铁针、不锈钢针。同时,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丰富,医者对腧穴的认识也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了经络学说。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灸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原理等,已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和补充,针刺在治疗取穴、行针手法等方面都不断发展和完善,各学派也各有特色。

   医学中所说的“筋”源于藏象学说,属于五体之一。筋由肝所主,依肝血濡养,主束骨而利关节,病则为痉、为痿、为痛。筋伤为病多因外来暴力、慢性劳损、邪气侵袭所致,临床上既可是患者自知的病史如受凉、牵拉、跌扑、劳累等,也可能是患者难以自知的病史如逐渐的劳损等,最终表现为筋络、筋脉损伤,骨失约束、关节不利,临床中出现局部疼痛、活动不利、肌肉萎缩等症状。故将此类病症称为“筋伤”,俗称“伤筋”,涵盖了现代医学所言的众多疾病。

腰痛是伤筋病中常见一种,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腰痛的病因多为外邪侵袭、体虚年衰、跌仆闪挫,其病位在腰府,与肾脏及膀胱经、任、督、冲、带脉等诸经脉密切相关。腰痛的基本病机是筋脉痹阻,腰府失养,病理因素为湿与瘀,病理性质是本虚标实,以经气闭涩为标,肾气内伤为本,以风、寒、湿、热、瘀血、气滞为标,肾气亏虚为本,是腰痛病理变化特点。外感腰痛多为风、寒、湿、热诸邪痹阻经脉,或劳力扭伤,气滞血瘀,经脉不通而致腰痛。内伤多责之禀赋不足,肾亏腰府失养。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多为实证。内伤腰痛多由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濡养、温煦所致,多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外感腰痛经久不愈,可转为内伤腰痛,由实转虚;内伤腰痛复感外邪则内外合邪,虚实相杂,病情因此加重而变复杂。本病类似于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膝关节扭伤是指腰、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如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扭伤,而无骨折、脱臼、皮肉破损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受伤部位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多由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或不慎跌仆、外伤、牵拉和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等软组织的痉挛、撕裂、瘀血肿胀,以致气血壅滞局部而成。诊断本病需有膝关节受伤史,局部肿胀疼痛,且伴不同程度功能障碍。

本人在长期的临床诊疗实践中,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为指导,对伤筋病的治疗,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主要包括:

首先,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报告,对疾病定点、定位、定性,力求审证求因,精确诊断。其次,针刺选穴时以经络辨证为指导,首先确定何经为病,再将近治选穴与循经远取相结合,疏通经气,活络止痛。

腰痛的治疗中,我主要将腰痛主要分为三型:(1)寒湿腰痛型是由于风寒湿邪为患,症见腰部冷痛重着,酸麻,活动转侧不利,拘急不可俯仰,或腰脊痛连臀腿;如迁延日久,则时轻时重,患部发凉,遇阴雨天加重。舌苔白腻,脉沉迟缓。(2)血瘀型多有陈伤宿疾,劳累加剧,腰痛如刺,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仰俯不利。舌质暗,脉涩。(3)肾虚腰痛则起病缓慢,隐隐作痛,绵绵不已,腰腿酸软无力,喜揉按。如兼神疲肢冷、滑精、面色胱白、舌淡脉沉细者,为肾阳虚;如伴虚烦咽干、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者,为肾阴虚。毫针针刺时主要以肾俞、腰眼、委中为主穴,以除湿散寒,补益肾气,通经止痛。因腰为肾府,肾俞补益肾气,且可散寒除湿;腰眼疏调腰部经气,通经止痛;委中通调膀胱经气,通络活血止痛。若寒湿重者配腰阳关;血瘀者配水沟;肾虚者配命门、三阴交、太溪。

腰、膝关节扭伤的治疗中,扭伤部位因瘀阻而肿胀疼痛,伤处肌肤青紫,患肢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常伴有局部热痛。在治疗时首先需判断是新伤还是旧伤,若新伤以局部微肿,肌肉压痛,肌肤发红,则伤势较轻;如肿胀高起,皮色紫红,关节屈伸不利,疼痛剧烈,表示伤势较重,或有瘀血留滞。而陈伤则一般肿胀不明显,以疼痛、关节功能障碍为主,常因风寒侵袭或劳作而反复发作。针刺时取腰部扭伤常取肾俞、腰阳关、委中,膝部扭伤取膝阳关、梁丘、血海、膝眼等穴以活血止痛,祛瘀消肿。因扭伤主要是因气血壅滞而致局部肿胀疼痛,故治疗当取近部腧穴,达到行气血、通经络之目的,使扭伤组织恢复正常,伤势较重者,可用循经近刺和远刺相结合的方法。若疼痛较重可配合谷、太冲;瘀血肿胀甚者配血海、三阴交。

同时我在临床中,注意贯彻“急则治其标”的理念,急性疼痛以止痛为先,在急性腰部扭伤伴明显功能障碍时可针刺后溪穴并配合患者腰部活动,可明显改善患者因腰部活动带来的疼痛,因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腧穴,且通于督脉,而腰痛的部位即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循行所过,针刺该穴可可调畅太阳经和督脉气血,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并配合患者自主活动以牵拉经筋,解痉止痛。

2. 适应症

筋伤病(腰痛、膝痛)。

3. 适用范围

腰痛包括急慢性腰肌损伤,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膝痛包括膝部扭挫伤、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

4.禁忌症

各种脊髓损伤、骨折、脱位、肿瘤、结核等表现为腰痛、膝痛者。

5. 安全性

采用毫针针刺的方法治疗腰痛和膝痛,按规范施术,无伤及大血管及神经的危险,无伤及内脏器官之虞,安全且有效。

6.有效性

在辨病辨证准确的基础上,结合触诊,选配适合的穴位使用毫针针刺治疗伤筋病(腰痛、膝痛),往往一~三次患者病情即可有明显缓解,持续治疗2~3个疗程即可起到良好的效果,如无效,及时转至上级医疗机构。

7. 医术潜在的风险性及防范措施

潜在风险性包括诊断疾病的错误,临床中腰痛、膝痛有因骨折、脊髓损伤、结核、肿瘤、骨髓炎等原发疾病而导致者,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免误诊延误病情。此外针刺存在感染、断针、滞针以及损伤内脏脏器的危险。

临床中应全面收集病史,必要时结合现代诊疗技术如X光、CT、MRI报告,准确诊断疾病。严格按照技术适应症和技术施术规范进行针刺治疗,对于常见的意外情况拥有处理的条件和预案。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严格消毒,避免患者产生紧张心理,对于有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和各种骨病的患者,软组织损伤早期肿胀较重的部位,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醉酒、精神失常等与医生不合作者等不予治疗。

8. 医术专长诊治的典型病案概述

姓名:刘和平      性别:男   

年龄:59岁           职业:编剧作家

主诉:右膝疼痛2月余。

现病史:2月前因搬重物不慎跌倒,伤及右膝。致右膝红肿疼痛,影响行走,自行热敷、休息后稍有缓解,但仍疼痛,未行其他治疗,今来就诊。刻下见:患者右膝疼痛,略有肿胀,局部皮温略高,广泛压痛,以膝关节内侧压痛,不影响行走,浮髌试验(-),侧副韧带分离试验(+),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舌苔微黄,脉细弦。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有过敏史。

诊断:膝痛(瘀滞型)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治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治疗:毫针针刺

取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血海、鹤顶等穴及阿是穴,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

两天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正常。

医嘱:注意保暖,不能久坐久走,适当增加营养,不适随诊。1月后随访,疼痛已痊愈,无复发。

【概述】患者右膝疼痛,略有肿胀,局部皮温略高,广泛压痛,触诊可见膝关节内侧压痛,不影响行走,浮髌试验(-),故诊断为膝痛,内侧副韧带损伤。又因舌红苔微黄,脉细弦,辨证为淤滞型。治疗针刺内外膝眼、阳陵泉、足三里、血海、鹤顶、阿是穴,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其中内外膝眼、鹤顶、阿是穴通络止痛,阳陵泉为筋之会可舒筋活络,血海活血化瘀,足三里补益气血,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医家动态
大国医学网是对外宣传交流传播中医行业信息、发布专家信息、展示中医药新技术新产品成果、中医会议的官方门户网站,为世界各地中医药专家搭建宣传推广的学术平台,直接影响中国最具影响力民间中医学术群体的网站;每次国家级民间中医层面的重大活动,我们必然以网络媒体的身份进行现场报道,大国医学网拥有国内最高端的视频访谈直播间。
Copyright © 2020 http://www.daguoyixu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来源 请勿镜像